很多外地人知道古晋有一条印度街,可是一旦走入印度街,大家心里即刻就冒出一个大问号:怎么印度人那么少?其实古晋印度街之所以有此命名,不在印度人多,而是因为早。19世纪,这个地段处在砂拉越河及牙达河(今已填平)的交界地带,原是一片沼泽烂泥地。然而根据考究,大约在1850年左右,已经有一批印度穆斯林住在这个地段,他们居住在各自的高脚亚答屋内。19世纪末,在第二任拉者查尔斯的规划下,这里建起了76间双层砖瓦店铺,负责承建的是万福公司东家杨源抄(1858—1925)。当时,华人还是习惯把印度人称为“吉宁人”,所以也就把这条街称为“吉宁街”(Kling Street)。后来由于印度社群抗议有关字眼带有歧视成分,才在1928年改为“印度街”(India
Street),并且在1992年改为目前的行人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经商的还是以华裔商人为主,其中如恒昌钟表、皇宫摄影、庆国强、郑合合、振南布庄等,都是古晋人熟悉的老字号。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就是这条街一度在台湾文坛引起瞩目。砂拉越旅台学者李永平在1986年推出小说集《吉陵春秋》,内收12个短篇小说,当年在中文文坛上赢得极高评价。依据小说中出现的地名和景象,有人就推测他写的可能就是古晋印度街。是与不是,至今仍然是文坛上的一个谜,当事人也不置可否。几年前,带几位西马文友走到印度街,他们睁大眼睛看着这条街:“噢!这就是李永平《吉陵春秋》那条街!”【蔡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