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窗口


我是天生缺乏睡眠抗体的,因此只要接近床,就离梦不远。比起失眠,我遇床就睡的毛病当然还是比较好的。唯一的遗憾,就是写作的时候往往难敌诱惑,没两下就被睡魔拘禁。

要处理这个问题,只有逃离床。这就养成我离家写作的习惯。

我开始大费周章,像游击队四出物色理想的写作基地。为了避免惊扰灵感,不能太吵;为了杜绝睡意来袭,不能太静。几经打探,终于圈定几个理想的写作基地,周日假期或空闲的夜晚,就在基地敲打键盘。

我最爱的基地,还是河边的酒店咖啡座。喜欢这里,是因为那几面大窗。

我不懂建筑学,但总觉得窗口对一座建筑物很重要。论实际功用,门比窗更重要,没有了门,我们既无法走入建筑物,也不能从建筑物里出来。我们不会从窗口爬出来,即便那窗很大。窗的功用,大抵就是用来确保空气流通和采光,实用性比起门是略逊一筹。

然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窗的位置可就得悉心讲究。把窗开对了方位,就等于为一个女人上了一幅好妆。就像这酒店,当初的绘图者选在面河的方向,开了几面大窗,让这片河景终年悬挂在酒店大厅。任何人,只要来到酒店,远远就看见山明水秀灵动眼前,心情肯定豁然开朗,也肯定喜欢这个地方。

我的写作基地就设在这大窗前。在窗下写作,时而俯视窗外的河,常错觉自己就坐在河边,双脚一下探,就可以碰触河水,流动的水花在脚边跃起,哗啦就是一首歌。流水温柔,不但呵护我的心绪,也安抚这城的躁动。

有时,看窗不是窗,更像看一幅活着的画。

我时常怀念上一个办公室的窗。窗口对着一片草地,草地再过去是一幢老屋,老屋前养着一棵好老好老的树。这幅画面很搭,老屋总是需要一棵老树来凸显年代久远,同时也渲染一些充满想象空间的诡异,这样的老屋更多了历史的悬念,令人想一探究竟。老树前面呢,总不能少了一片空旷,用空间感来承载树影之伟岸。

老屋过于阴森,草地太过荒废,我比较偏爱看树。树之所以被我冠以“老”名,一是因为高,二是因为枝叶繁茂。老树的枝叶张开如扇,恰好撑住我的整扇窗,形成一幅匀称的画。

晴天看树,树细致的嵌在深蓝天空下,成了一幅琉璃艺术品。狂风中看树,树化身舞者,恣意舞动,与风斗狂。微雨中看树,大阴天下一抹浅褐淡绿略带忧伤,成就了一幅中国山水。多变的窗口,让我工作的小小斗室充满魔法,每次上班推开房门的一刻都充满期待,迎来的那一窗风景总是给我灌注力量,熬过创业期的艰辛。

还有一面被一棵老木棉树填充的落地窗,也是我记忆闸子的重要窗口。

木棉很老,大概就是老得见过我们的祖孙三代或更久那种。它显然一直站在那里,用人一般高的板根稳稳站着。粗大的树身和树干,拔向蓝天,构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周围环境变化几轮,从农村异变成现代城市,老树始终站在草场边,以不变来见证改变。老木棉旁边就是一间酒店,酒店咖啡座的落地窗就正对着木棉。木棉实在太巨大了,落地窗虽大却容纳不了整棵木棉。

有一年,木棉降雪,而且是降得极为夸张那种。漫天飞舞的是棉絮,整大片草场白皑皑的也是棉絮。我在落地窗前,看出去明明就是只能在想象世界里构思千百次的北国风光。从此这窗予我,就有了一个不可取代的记忆位置。那一次,手上的咖啡,温热得特别合乎时宜。

我实在无法忍受四壁空白。没有了窗,空间只不过浮动一层死气,随时都会滋生鬼魅的想象,叫人想逃。我一直怀疑,住在没有窗的四壁间,时间久了,心理会不会出问题。那种几乎和外界断绝交流、视野也局促狭窄的状况,封闭如坐牢。

有一段时日,情绪长期低潮,诸事不顺带来的阴郁心情,令自信霉菌肆虐。我给自己围起四面墙,用以阻绝不安全感的侵扰,也把自己禁闭。心房无窗,尽管不被打扰,却也苦闷异常。这时,有一扇开向繁华街头的窗陪我渡过低潮。

开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咖啡馆,整片落地窗对着繁忙的街和对面的购物中心。我经常在下午时分来到这里,抱着咖啡和书本坐在窗前。阳光渗透窗口,敷在皮肤上,中和了咖啡馆内过冷的冷气,被舒服的暖意裹着。

窗外的车流从不间断,来往的行人脚步时快时慢,还有坐在购物中心外矮墩上闲聊的人,或者提着购物袋在路边等车的人,都构成一种生气,正好冲刷我内心的死沉。偶尔,我过于疲惫的在沙发上小睡片刻,待得睁开眼睛,窗外还是一样的画面鲜活着。

这世界的运转,从来都在一个轨迹上,顺轨迹而行,路就不难走。有时,自艾自怨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看看别人如何生活。这扇全年开放的窗,就这样成为我心里推开的窗。

不久前去参观朋友的新居,家私还凌乱着,冷气也等着安装,地板未及清洗,唯一准备妥当的是那一套重金打造的烹饪设备,也是朋友引以为傲的精心布置。朋友口沫横飞的跟我们聊着他的厨房那当儿,我的眼睛早已瞄向房子天井处的小池塘和塘边草木。

天井占地不大,池塘当然是人工的,塘中还有假小山,塘边都是草皮,种着姹紫嫣红的花,还有两棵小灌木。这小小一方天地,就在厨房旁边,另一边则是一个长形房间。房间朝天井处,开了一面落地窗,天井的小自然一览无遗。

这房间采用木地砖,正契合隔窗豢养的绿意。我想,房间不必大事装饰,只需摆个木书架,把喜欢的书都摆架上,然后两张单人沙发面向窗口,沙发之间摆个小茶几,茶几上放一套茶具或咖啡杯咖啡壶,就好。闲来无事待在家,抱一本书窝在沙发上,晴雨都是好风光,窗外自有一番古朴禅风。

屋主是这么想吗?我不知道,也没问。倒是在自己的心底,为未来的家,素描了一幅这样的画面。

11-11-2012

评论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晋笔记 | 石角的古老神话

石角距离古晋约20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其地名来源于“Batu Kawa”(旧名Batu Kawah)。在马来话里,“Kawah”是“锅”的意思,而“Batu”指的则是位于石角河边广龙宫天师爷庙之下,散布在河边的一组石头。据说这组石头 之下,有一形同锅状的大凹,“Batu Kawah”之名与此有关。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这个隐藏在流水之下的“大锅”处,早年经常发生溺毙事件。这一组奇特的石头,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古老的马来神 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马来家族缔结姻缘,行婚礼当日,广邀亲朋戚友出席见证。正当大伙蹲在地上给台上的新人献上祝福之际,一只 猫闯入了会场,扑到一个来宾的身上。那位来宾一把抓住猫尾巴,并引火燃之,可怜的猫耐不住尾巴燃火的疼痛,不断在地上扭动。所有的宾客笑成一团,没有人听 到现场一位老人的劝告,说灾难将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开所有的窗户和大门,伴随震耳欲聋的惊雷,一阵闪电突然掠过,所有人顷刻在各自的位子上变成石 头。这也就是今天所见,河边的这组石头,新人成了居中的2块巨石,周围散布着宾客变成的小石。马来人对猫特别友善,据说也跟这个神话有关联。至于“石锅” 在华人口中如何又成了“石角”呢?【蔡羽】

古晋老街美食档案070 | 一园(Cheak Hng)

地点:开裕巷21号(No 21, Kai Joo Lane) 开业:1940年代 业者:潮州人 推荐:黄梨糕 一园的黄梨糕很有名,这是古晋人熟悉的传统黄梨糕。 捏成球状的黄梨糕。 黄梨糕外洒上白色的葡萄糖粉,吃起来又是另一种风味。 一园是超过70年的老字号,从露天巴刹煮炒档口起家,后 人兵分两路,在浮罗岸开设潮州菜馆,在开裕巷老店则以制 作糕饼为主,目前掌理的已经是第三代人。 一园是由潮州人黄家经营的,开裕巷里这面老招牌特别有味 道。 一园的糕点现做现烘,是开裕巷的一道美食风景线。 开裕巷一园的第三代打理人,街坊们昵称其为Ah Noi。

2013年 | 吉隆坡11

在茨厂街( Petaling Street )和敦李孝式街( Jalan Tun H.S.Lee ,前称谐街 High Street )两条大街之间,夹着一个十字形的李霖泰菜市场。这个市场有四个出口,除了上述两条街的出口外,另有两个出口分别在思士街( Jalan Hang Lekir )和中华巷。这里原名道理巷( Trury Lane )、菜巷或 Jalan Sang Guna ,到了 1990 年才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李霖泰早年是行动党的国州议员,在 1990 年退出政坛,投身社会工作。由于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与小贩关系很密切,积极处理小贩问题,因而被誉为“吉隆坡小贩之父”,并且在他退出政坛后,茨厂街的小贩们就把民间惯称的“菜巷”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纪念其功绩。出入茨厂街多次,却不太留意这个菜市场,这次特地细心走走,才体会到这个老市场的魅力。老牌的美食如猪肠粉、亚三叻沙等,令人垂涎欲滴,其中的老店老字号也令人着迷。在湿漉的市场中走动,肉菜海鲜杂货五味杂陈,这里飘着吉隆坡古早的生活味道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