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吃迷不已”的博文

吃迷不已 | 红色的好心情

  忙完手边的工作时,已经下午一点多,饥饿和疲惫同时来袭。没来由的,脑袋灵光一闪,想着要吃红糟。办事处隔壁有一家摆满盆栽的小店,以寒舍为名,菜单上就有一客砂锅红糟。滚烫的红糟鸡肉上桌时,酒香轻易的就被我的鼻尖发现了。红糟是源于福建地区的古老调味料理,已经被载入古籍中,据说有很高的食疗价值。满口酒香中,偏酸带甜的滋味很开胃,扒在饭香里,舌尖上尽是满足。 喜气的红,扑鼻的香,加上酒后的微热,这样的一顿饭,已经不止填饱肚子,而是一份好心情 。

吃迷不已 | 细腻的莆田心事

  那年在朋友家吃过兴化面线,我就喜欢上这道传统味。吸引我的是面线的口感,很细腻很绵长,也因此多了一分精致。而一盘面线的佐料,也很典型的莆田风格,一定要有的花生、紫菜、蛋丝、猪肉片等,再淋上油葱,已经足够满口生香,又保留面线本身的细微咸香。兴化面线是兴化人年节喜庆或生日时的家常菜,不容易在街头找到,目前仅在一家食坊吃过比较满意的。每次咀嚼着面线,总会想起几年前,在微雨中走入莆田的一家小菜馆,一伙人闹哄哄的吃着地主为我们精心挑选的莆田菜。虽是农家菜,但满桌佳肴还是极为丰盛,然而令我再三回味的,还是那看来并不起眼的兴化面线。 最简单的,往往最难忘 。

吃迷不已 | 三文鱼游到印度咖哩汁里

到全然没有听过评价的餐厅用餐,谓之“寻味冒险”,偶一为之其实挺好玩,那是一把赌注,不是惊喜就是惊吓。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坐进这家位于百年老街的新餐厅, Little Carpenter 的招牌看来有意怀旧这条早年聚集着木匠的亚答街。目光从餐单上扫过时,即刻被咖哩三文鱼吸引住。咖哩和三文鱼这个组合我确实不曾想过,食物上桌时,看着白饭和三文鱼浸泡在热腾腾的咖哩汁里,一旁还有黄瓜和萝卜切丝点缀着,食指即刻大动。这一盘价格合理的小豪华,浓咖哩酱汁是典型的印度香辣,一入嘴就勾动胃口;略微煎过的三文鱼肉质松软,轻易吸收咖哩酱汁的同时又保留鱼肉本身的鲜味。 这是味觉创新,也是味觉搭配的艺术。 好吧,这确实是美食的原始精神,就说印度咖哩好了,不也是流传千年的经典搭配。

吃迷不已 | 我的贵族拉西

天气热得将要溶解一切的大路边,加上热情得难以消受的印度舞曲,朋友说来杯印度的优格去油消暑正好,那之后我就爱上拉西( Lassi )。我说不出这道冷饮如何印度,仅仅因为舌尖诚实的喜欢那种咸咸酸酸再加微甜的口味。硬要牵扯文化的话,或许以这份冷饮搭配霸气又细腻的印度餐恰到好处,因此我的印度餐肯定和拉西绑在一起。做好一杯拉西似乎也不太容易,太浓反胃,太淡反感。我生活的地方印度人不多,印度餐也算不上精彩,倒是有家在战前老屋营业的 Amah Curry House ,食物做得不错。这里的拉西很合我的胃口之余,也很合我的视觉。纯白的原味拉西灌入银色的铝杯上桌,喝起来多了一份贵族气派,有夫复何求之叹。

吃迷不已 | 米粉里的千头万绪

我对巴拉煎米粉有特殊的喜好,除了口味上的喜欢,还有一度无法回味的遗憾。我的舌尖对于这道食物很偏执,心目中独爱很多年前,在砂拉越博物院公园参天古树下的那座八角亭里,老妇人以炭火熬煮的巴拉煎米粉。浓郁的巴拉煎汤头,淋上特调的甜辣椒酱,我经常还向那位婆婆讨一茶匙的特制小辣椒粉,满足我的嗜辣口味。后来,老妇人退休了,档口也易主,那边的巴拉煎米粉不再合我的口味,更难过的是,我几乎再吃不到任何满意的巴拉煎米粉。近期经朋友介绍,来到青草路宝光村,品尝她阿姨的巴拉煎米粉,一吃就惊喜,而且感动。据说这位老板娘对巴拉煎的选择非常挑剔,果然端出来的食物非同一般。阔别多年,我终于找到满意的巴拉煎米粉,尽管跟我回忆里的八角亭,仍小有差距。然而我不确定,那差距源于烹调,还是我的美好回忆。【蔡羽】

吃迷不已 | 鸡牛面

近期对古晋哥罗面做考究,把重点放在丘家大埔面,访问了好些人。其中一位长辈,与丘家大埔面的创办人——已故丘绍业老先生是同乡兼老朋友,早年经常吃丘老做的面。他说特别喜欢丘老特制的鸡肉加牛肉碎捞面,觉得那是丘老的拿手绝活。我生已晚,无缘亲尝丘老的面,倒是找上丘老的孙子,请他也学着祖父,给我来一碗“鸡牛面”。牛肉的香味和咬劲,鸡肉的松软口感,配上大埔面典型的葱油香和猪油渣,果然一吃就上瘾!【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