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我们的少年派


很少进电影院,这次不得不进,因为李安。是的,我去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李安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都让我感动。这样的高期望,其实很危险。更糟的是,媒体努力介绍这部李安的新作,让我预先知道内容,把电影的悬念破坏掉。

心怀忐忑,就这样走入影院。结果,李安就是李安,电影还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精彩,照旧把我感动了。

我特别喜欢少年派用两个版本说故事那一段。你喜欢哪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答案自在人心。

离开影院后,电影像还未出炉的面包,继续在我心里发酵。我没有眉飞色舞跟人家分享心得,因为我还在整理心得。倒是我喜欢听人家眉飞色舞跟我分享心得,那些私下喝茶时很私下的观后感,真实的呈现了不同的角度和态度。

有人单纯就喜欢这故事。一个少年和凶猛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200多天,进行你死我亡的拉锯,结果大家都没死。这样的剧情,本身就很强。

有人延续少年派的故事版本,思考里面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句话、任何一段剧情安排的隐喻,甚至思考派和老虎漂流中途遇见的那个岛是什么?

有人今天领悟了这个,明天又领悟那个,后天可能又推翻第一天的领悟。

只能说,这部电影很值回票价。一部电影激荡多种多层次的思考,这就是智慧。反而你看李安,一贯话少,只分享拍电影的花絮,电影要表达什么,他很少说。

或者,他根本不必说。他说了,那也只是李安的想法。不见得看电影的人,也是这么想。艺术,本来就不必画蛇添足多加解释。

29-12-2012
12-01-2013《咖啡不加糖》专栏,刊登于联合日报《自由言论》

评论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晋笔记 | 石角的古老神话

石角距离古晋约20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其地名来源于“Batu Kawa”(旧名Batu Kawah)。在马来话里,“Kawah”是“锅”的意思,而“Batu”指的则是位于石角河边广龙宫天师爷庙之下,散布在河边的一组石头。据说这组石头 之下,有一形同锅状的大凹,“Batu Kawah”之名与此有关。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这个隐藏在流水之下的“大锅”处,早年经常发生溺毙事件。这一组奇特的石头,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古老的马来神 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马来家族缔结姻缘,行婚礼当日,广邀亲朋戚友出席见证。正当大伙蹲在地上给台上的新人献上祝福之际,一只 猫闯入了会场,扑到一个来宾的身上。那位来宾一把抓住猫尾巴,并引火燃之,可怜的猫耐不住尾巴燃火的疼痛,不断在地上扭动。所有的宾客笑成一团,没有人听 到现场一位老人的劝告,说灾难将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开所有的窗户和大门,伴随震耳欲聋的惊雷,一阵闪电突然掠过,所有人顷刻在各自的位子上变成石 头。这也就是今天所见,河边的这组石头,新人成了居中的2块巨石,周围散布着宾客变成的小石。马来人对猫特别友善,据说也跟这个神话有关联。至于“石锅” 在华人口中如何又成了“石角”呢?【蔡羽】

古晋老街美食档案070 | 一园(Cheak Hng)

地点:开裕巷21号(No 21, Kai Joo Lane) 开业:1940年代 业者:潮州人 推荐:黄梨糕 一园的黄梨糕很有名,这是古晋人熟悉的传统黄梨糕。 捏成球状的黄梨糕。 黄梨糕外洒上白色的葡萄糖粉,吃起来又是另一种风味。 一园是超过70年的老字号,从露天巴刹煮炒档口起家,后 人兵分两路,在浮罗岸开设潮州菜馆,在开裕巷老店则以制 作糕饼为主,目前掌理的已经是第三代人。 一园是由潮州人黄家经营的,开裕巷里这面老招牌特别有味 道。 一园的糕点现做现烘,是开裕巷的一道美食风景线。 开裕巷一园的第三代打理人,街坊们昵称其为Ah Noi。

2013年 | 吉隆坡11

在茨厂街( Petaling Street )和敦李孝式街( Jalan Tun H.S.Lee ,前称谐街 High Street )两条大街之间,夹着一个十字形的李霖泰菜市场。这个市场有四个出口,除了上述两条街的出口外,另有两个出口分别在思士街( Jalan Hang Lekir )和中华巷。这里原名道理巷( Trury Lane )、菜巷或 Jalan Sang Guna ,到了 1990 年才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李霖泰早年是行动党的国州议员,在 1990 年退出政坛,投身社会工作。由于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与小贩关系很密切,积极处理小贩问题,因而被誉为“吉隆坡小贩之父”,并且在他退出政坛后,茨厂街的小贩们就把民间惯称的“菜巷”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纪念其功绩。出入茨厂街多次,却不太留意这个菜市场,这次特地细心走走,才体会到这个老市场的魅力。老牌的美食如猪肠粉、亚三叻沙等,令人垂涎欲滴,其中的老店老字号也令人着迷。在湿漉的市场中走动,肉菜海鲜杂货五味杂陈,这里飘着吉隆坡古早的生活味道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