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都让我感动。这样的高期望,其实很危险。更糟的是,媒体努力介绍这部李安的新作,让我预先知道内容,把电影的悬念破坏掉。
心怀忐忑,就这样走入影院。结果,李安就是李安,电影还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精彩,照旧把我感动了。
我特别喜欢少年派用两个版本说故事那一段。你喜欢哪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答案自在人心。
离开影院后,电影像还未出炉的面包,继续在我心里发酵。我没有眉飞色舞跟人家分享心得,因为我还在整理心得。倒是我喜欢听人家眉飞色舞跟我分享心得,那些私下喝茶时很私下的观后感,真实的呈现了不同的角度和态度。
有人单纯就喜欢这故事。一个少年和凶猛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200多天,进行你死我亡的拉锯,结果大家都没死。这样的剧情,本身就很强。
有人延续少年派的故事版本,思考里面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句话、任何一段剧情安排的隐喻,甚至思考派和老虎漂流中途遇见的那个岛是什么?
有人今天领悟了这个,明天又领悟那个,后天可能又推翻第一天的领悟。
只能说,这部电影很值回票价。一部电影激荡多种多层次的思考,这就是智慧。反而你看李安,一贯话少,只分享拍电影的花絮,电影要表达什么,他很少说。
或者,他根本不必说。他说了,那也只是李安的想法。不见得看电影的人,也是这么想。艺术,本来就不必画蛇添足多加解释。
12-01-2013《咖啡不加糖》专栏,刊登于联合日报《自由言论》
我的左邻右舍加你咯!
回复删除呵呵,欢迎光临寒舍。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