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这条巷子,是要带出一个活动。趁着达雅节假期,当地街坊自动自发,筹办了一项街坊聚餐,地点就在巷子里。除了广邀新旧街坊和邻近街坊出席,也把那些已经搬离的街坊找回来,而且也公开让外人参与,用意是向外人推介开裕巷。
当晚天降微雨,然而人潮还是陆续到来。令人感动的是很多白发苍苍的老街坊,在子女的搀扶下,还是赶来与结交大半生的老朋友见面。活动还未开始,场面就热络了,想当然都在聊些往事,有些街坊更是七情上脸。
活动的开始很有意思,由一批年老的长辈街坊共切蛋糕和放飞汽球。其中最年长的一位,已经92高龄,比这条街还长2岁。据街坊告知,这位阿嫲正是张开裕家族的后人。
没有太多繁杂的程序,活动除了吃饭和街坊的表演外,高潮就是由主持人带动街坊们集体回味往事。街头的广东人豆腐花、锤鱿鱼、古晋首屈一指的鸡粥、当年为这条巷子播歌的电器行、驰名的烧包、才华洋溢的裁缝师、哪一间店早年是妓院或烟馆——经大家集体回味后,整条老街的古早面貌,逐渐清晰。
开裕巷的小,正好凝聚了街坊的情谊。这里的人和家庭,彼此的了解度很高,感情也深。这份感情,已经延续了三代甚至四代人,哪怕有些家庭已经搬离许久,还是可以轻易被联系上。街坊的心里,还记得当年在后巷小街比邻而居的画面——早上大家忙碌于工作,入夜时大家在街头巷尾聊天,小孩子们则玩着自创的游戏,东北电器为大家播放最流行的歌曲,还有锤鱿鱼的香味伴随。一直到深夜,各自回到店楼上睡觉,沙篱巷才安静下来……
唯有老街,才有这种跨代的人情味。也唯有跨代的人情味,才能展现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和美德。这代代相传的,就是“遗产”,无形的“文化遗产”。展读这份文化遗产,后代将读到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前辈努力累积而来的成果,不是理所当然。所以,学会珍惜。
守护文化遗产,就这么一回事。
20-06-2013《咖啡不加糖》专栏,刊登于联合日报的《自由言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