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第一道曙光里醒来,感觉很冷。迟疑了三秒,才想起身在台北。隔着窗玻璃,雨声细微的穿透进来,想起导游前两天的提醒——冬季台北雨水多。按照从窗帘缝隙探入的光线来判断,此时或许是七点,也可能八点,我没有要离开床铺的打算,反而把棉被裹得更紧。同房的另两人看来也一样,昏暗中毫无动静。
这已是台湾跨年行的最后第二天,过去几天从中南部到东部再到北部,从暖风送爽到寒风袭人,从平地到高山再回到平地,从沿海大道看去无边无际的太平洋,除了走路和拍照以外,我更多时候在发呆。那是脱离日常忙碌的轨迹后,突然放空的状态,有种瞬间转移空间的虚无感,却又轻盈自在。
对台湾最早的印象,是儿时的电视剧和电影。到了少年时,流行音乐MV里的台湾,还有诗人作家文字间的台湾,逐步在想象中描绘出一个画面。那年初到台湾时,想象与实景巧妙的结合了,还有那些夹带闽南腔调的口音,以及熟悉的地名,台湾好像从来没有陌生感。
台湾有像台北这种国际级的都会,也有许多独具风味的小镇,以及令人神往的山水。在街巷间,文化掌故被完好的呈现,我们很容易从各个转角,发现台湾的本土故事和情怀;到了山水间,我们看见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互动,领略台湾人对生态的想法。所有的景点,固然有商业活动,但不会hard
sale,你可以和商家或小贩聊上几句,即便没有消费。从这些谈话中,不难感受到大家对乡土的情感,乐得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家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