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wak”一名,来自马来古字“serawak”,指的是锑矿(antimony)。1823年,当时还是汶莱苏丹属地的砂拉越河流域发现锑矿,3年后苏丹下令开采,致使本区发展起来,也因而得名。“Sarawak”有好几个不同的音译,比如早期有人译为“沙捞越”、“砂罗越”,而比较统一使用的是“砂朥越”,再后来大概由于早期的电脑输入法打不出“朥”字,所以又规范为“砂拉越”,然而有许多中国网站则喜用“沙捞越”。诸多音译中,“越”字是唯一被“公认”的,早期的书信、匾额等也惯称此地为“越邦”、“越坡”等,称白人拉者为“越王”。深究“Sarawak”全名的音译,个人认为“砂朥越”一译比较有意思。“越”字不多说,“砂”字可以暗喻此地因矿产而开埠;“朥”字是潮州人对肥肉之称,而潮州人又是影响古晋文化颇深的社群,林金城先生就曾据此猜测“砂朥越”的译名或许出自潮人之手。采用“砂朥越”一名,看来比较有助历史注脚。【蔡羽】
“Sarawak”一名,来自马来古字“serawak”,指的是锑矿(antimony)。1823年,当时还是汶莱苏丹属地的砂拉越河流域发现锑矿,3年后苏丹下令开采,致使本区发展起来,也因而得名。“Sarawak”有好几个不同的音译,比如早期有人译为“沙捞越”、“砂罗越”,而比较统一使用的是“砂朥越”,再后来大概由于早期的电脑输入法打不出“朥”字,所以又规范为“砂拉越”,然而有许多中国网站则喜用“沙捞越”。诸多音译中,“越”字是唯一被“公认”的,早期的书信、匾额等也惯称此地为“越邦”、“越坡”等,称白人拉者为“越王”。深究“Sarawak”全名的音译,个人认为“砂朥越”一译比较有意思。“越”字不多说,“砂”字可以暗喻此地因矿产而开埠;“朥”字是潮州人对肥肉之称,而潮州人又是影响古晋文化颇深的社群,林金城先生就曾据此猜测“砂朥越”的译名或许出自潮人之手。采用“砂朥越”一名,看来比较有助历史注脚。【蔡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