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确实不喜欢茨厂街。人潮拥挤而混杂,如惊雷乍然涌到耳边的叫卖声往往吓我一跳,还有不少凶神恶煞的口气,都让我觉得汗流浃背走在其中实在是一种折腾。奇怪的是,完成学业离开吉隆坡后,对茨厂街的惦念反而越来越多,乃至每逢到吉隆坡,行程再赶,也会去那边走上几圈。
金莲记福建面 |
或许是因为,离开吉隆坡后我才慢慢懂得茨厂街的故事,知道叶亚来那间已经被历史消化的茨厂,对吉隆坡的历史有何其重大的意义。更后来拜读了张集强兄和林金城兄关于吉隆坡的文章,我就有了重返茨厂街的更多理由,通常是尾随金城大哥的文章穿梭在茨厂街那些或昏暗或湿漉的巷子,用鼻尖摸索道地吉隆坡人口中和笔下那些传说中的老味道,当我走过时自然的也和茨厂街百年时光交错的痕迹打了交道。于是,茨厂街予我有某种深沉的魅力,藏着可供解码的历史况味。
罗汉龙眼凉水 |
比如那数十年如一日待在街角的罗汉果龙眼凉水,当年是我们这群学院鲜肉在茨厂街挤得热气蒸腾时必然吃上一碗或更多的解暑良品。又比如丰隆银行旁边的葡式烧鱼,当年明明浑身汗湿却还要犯贱的吃上一份,结果热得火光冲天,汗如雨下。好吧,实在热得不行,也还有恭和堂的龟苓膏,老广的甘苦清凉在舌尖融化时,灵魂也就被安抚住。
恭和堂龟苓膏 |
回想当年初到吉隆坡读书,我经常惦念着家乡的哥罗面和叻沙。离开吉隆坡回到家乡后,却又惦念起吉隆坡独一无二的味道,那是什么呢?思之极深的一味,肯定是板面。记得住在蕉赖时,宿舍附近有两档板面特别好吃,一档赢在面做得Q,另一档则是佐料冇得顶。前些年旧地重游,我的蕉赖老地方面目全非,板面档早已不知去向。所幸还有茨厂街的第一档板面,当年也是跟着同学朋友下坡时,经常去光顾的档口。而说到面食,还有思士街的新联丰姐妹档,过去我一直没有想过,在广东味道浓厚的食街中,竟然藏着大埔客家面,数年前去吃过一次,那味道和我家乡的大埔面几乎一样。去年我到广东大埔原乡考察,也特地去吃了原乡的大埔面,确认了这道面食在南洋守住了百年风味。
新联丰姐妹大埔客家面 |
第一档板面 |
中华巷的猪肠粉是我当年错过的好味道,幸亏有金城兄的介绍,前些年我特地为了这嫩滑白雪去了一趟茨厂街,冒着绒毛细雨,总算满足想象许久的食欲。那也的确是我吃过的猪肠粉中,至今仍将之列在首位的好料,不但粉做得又Q又好,酱料也是功夫到家。意外发现的还有同一条巷子的章记亚叁叻沙,我向来喜欢这道辣食,而章记的味道合乎我的胃口。那年享用着亚叁叻沙时,一位在茨厂街开旅馆的妇女来搭台,我们俩边吃边聊,印象很深的是她用浓浓的粤腔华语说:茨厂街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咯......
中华巷猪肠粉 |
莫说那位年过半百的阿姨的小时候,跟我二十年前初到吉隆坡相比,茨厂街也有很大不同。最明显的视觉落差,就是雨盖做上来了,取代过去的帆布帐篷,随着帆布消失大半的是此起彼伏的广东话,现在叫卖的声音里参杂了很多外劳的腔调,也难怪老吉隆坡总是慨叹茨厂街已经成了外劳街。然而又有哪条街道不是如此呢?街道是由人聚合而成的社区,人都在变,街哪有不变的道理。然而也总还有什么没变的吧,走在那些光影交错的巷弄间,随意抬头看见的老档口、老招牌、老行业、老味道,不也还有人坚守着吗?
章记亚叁叻沙 |
数日前一批年轻的吉隆坡朋友来访,交流时聊起茨厂街,他们显然不知道茨厂街原来还有这许多美食。看着这些八九字辈兴致勃勃说回到吉隆坡后要一起去茨厂街走走,我突然觉得有种温暖从哪里流过。其中一位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我们真的很少去,那里已经是外劳街了。我看着他,笑着回答:你回去了,那里就不是外劳街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