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817,我有去!


退休已久的老校工
从回忆里走出来
看看腕表
然后准确无误的
又敲了一次钟……

他抬起头
望着异乡的天空
钟声卷成乡愁的云
拎起心中泛黄的毕业祝福
他决定回家

她对着好奇的小脸
把钟声说成动人的故事
里头都是青春的表情
而后牵起那充满期待的小手
她决定回家

他在忙碌的工作里
收到钟声的电邮
于是把公事包甩开
随手抄起当年木椅子上的青色书包
他要回家

他和她在白发纠缠之中醒来
对望一眼然后笑了
搁在门边的钟声是坚实的拐杖
拄着两双颤巍巍的脚步
他们坚持回家

沿着钟声铺成的石阶
慢慢走上那个山丘
熟悉的高度写着“公仁诚毅”
还有一组怀着婴儿最干净啼哭的数字——
1946

她终于闻到
多年前那个谁送的花香
他终于望见
那互道珍重的路口
她终于找到
那年掉落的粉笔屑
他终于听见
那些奔跑嬉闹的我们

我呢
早就在这里盼了好久好久
总算看见你们
笑着,都回来了

(不管身在何处
我的心里总是荡漾钟声
我知道有一段岁月不曾远去
我知道有一个我
永远让您牵挂在心
我回不回来
您也都是我心上的牵挂)

这段日子呵——
817,我听说
817,我肯定
817,我有去
817,我一定去
817,我们一起去
817,我们来到了
817,我们已经在这里

我们亲爱的校长
就等您一声令下
我们都准备好了

(全体肃立,
唱——校——歌!)

19-07-2013
(古晋中中68周年回校万人宴开幕朗诵诗)

评论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晋笔记 | 石角的古老神话

石角距离古晋约20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其地名来源于“Batu Kawa”(旧名Batu Kawah)。在马来话里,“Kawah”是“锅”的意思,而“Batu”指的则是位于石角河边广龙宫天师爷庙之下,散布在河边的一组石头。据说这组石头 之下,有一形同锅状的大凹,“Batu Kawah”之名与此有关。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这个隐藏在流水之下的“大锅”处,早年经常发生溺毙事件。这一组奇特的石头,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古老的马来神 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马来家族缔结姻缘,行婚礼当日,广邀亲朋戚友出席见证。正当大伙蹲在地上给台上的新人献上祝福之际,一只 猫闯入了会场,扑到一个来宾的身上。那位来宾一把抓住猫尾巴,并引火燃之,可怜的猫耐不住尾巴燃火的疼痛,不断在地上扭动。所有的宾客笑成一团,没有人听 到现场一位老人的劝告,说灾难将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开所有的窗户和大门,伴随震耳欲聋的惊雷,一阵闪电突然掠过,所有人顷刻在各自的位子上变成石 头。这也就是今天所见,河边的这组石头,新人成了居中的2块巨石,周围散布着宾客变成的小石。马来人对猫特别友善,据说也跟这个神话有关联。至于“石锅” 在华人口中如何又成了“石角”呢?【蔡羽】

古晋老街美食档案070 | 一园(Cheak Hng)

地点:开裕巷21号(No 21, Kai Joo Lane) 开业:1940年代 业者:潮州人 推荐:黄梨糕 一园的黄梨糕很有名,这是古晋人熟悉的传统黄梨糕。 捏成球状的黄梨糕。 黄梨糕外洒上白色的葡萄糖粉,吃起来又是另一种风味。 一园是超过70年的老字号,从露天巴刹煮炒档口起家,后 人兵分两路,在浮罗岸开设潮州菜馆,在开裕巷老店则以制 作糕饼为主,目前掌理的已经是第三代人。 一园是由潮州人黄家经营的,开裕巷里这面老招牌特别有味 道。 一园的糕点现做现烘,是开裕巷的一道美食风景线。 开裕巷一园的第三代打理人,街坊们昵称其为Ah Noi。

2013年 | 吉隆坡11

在茨厂街( Petaling Street )和敦李孝式街( Jalan Tun H.S.Lee ,前称谐街 High Street )两条大街之间,夹着一个十字形的李霖泰菜市场。这个市场有四个出口,除了上述两条街的出口外,另有两个出口分别在思士街( Jalan Hang Lekir )和中华巷。这里原名道理巷( Trury Lane )、菜巷或 Jalan Sang Guna ,到了 1990 年才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李霖泰早年是行动党的国州议员,在 1990 年退出政坛,投身社会工作。由于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与小贩关系很密切,积极处理小贩问题,因而被誉为“吉隆坡小贩之父”,并且在他退出政坛后,茨厂街的小贩们就把民间惯称的“菜巷”命名为“李霖泰菜市场”,纪念其功绩。出入茨厂街多次,却不太留意这个菜市场,这次特地细心走走,才体会到这个老市场的魅力。老牌的美食如猪肠粉、亚三叻沙等,令人垂涎欲滴,其中的老店老字号也令人着迷。在湿漉的市场中走动,肉菜海鲜杂货五味杂陈,这里飘着吉隆坡古早的生活味道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