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当观光的脚步来到人文遗产区

会馆的老会所外租作为民宿,业者挂上大招牌将老会馆外墙的书法浮雕大招牌遮蔽,这将导致老街少了一个见证历史、可以说文化故事的景观,诚属可惜。

我拍下照片,传达给有关会馆的理事,相信会馆方面与业者确实沟通过,并庆幸业者明理,冒着华人做生意拆招牌的忌讳,毅然在几天后拆下有关招牌,而后在会馆老招牌下方另置一面小招牌,事件总算欣喜落幕。

我深信,类似事件将继续在许多老街区上演,因此想藉由本文,针对保存文化遗产与发展无烟工业之间的相辅与矛盾之处略作分析,发表浅见。

老招牌是老街重要的风景线。


| 人文旅游兴起的契机与挑战


近十几年来,旅游观光应当是其中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而人文旅游蔚然成风,许多老城区或历史遗产区深受旅行者的欢迎,每到一国一地,都不忘到该处的老区走动,感受当地最“道地”的生活方式。有些国家在这股风潮吹袭下,确实靠着本身的文化遗产老区,在经济上咸鱼翻身。

社区是有“生命”的,会随着时代的更迭、条件的改变,呈献高低起伏的历程。一般上,老街区经历漫长年月后,都将面对空间挤迫难以拓展的窘境;又或者周边条件更好的新区发展起来并将老街的人潮分走,导致老街区逐渐没落。

然而老街区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何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保住商圈的竞争力,目前看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结合旅游产业。游人有这方面的需求,商人也相应的找到接缝的机会,老街人文旅游就此应运而生。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令人喜忧参半的趋势。喜的是,文化遗产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访客增加了意味着将有更多人可以回到历史现场,了解不同的文化;忧的是人潮涌来恐怕会导致老区不胜负荷,而过度消费的情况也将对文化遗产构成破坏。

当下情况是,旅游业振兴了垂老的街区,也促成街区的迅速转型,以迎合旅游产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都遭到破坏,从老街消失。这点,是许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者最忧心之处。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有赖民众教育。

| 民间教育的重要性


要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应当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老城区虽然具有文化遗产价值,但本质上它依然还是一个商圈,店铺里进行着买卖交易,人们在这里赚钱营生。对老街坊而言,认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者大有人在,然而大家更注重的应当还是自家的生计问题。

这个现实告诉我们,当我们谈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纳入商家和当地街坊的考量与顾虑。作为在地老街人或产业拥有、使用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得到他们的认同才能行之有效。

由此可知,广泛推展有关文化遗产的教育是需要的,让群众了解哪些是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以及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在有形遗产方面,一般民众毕竟不是建筑师,究竟哪些建筑格局具备重要的遗产价值?这方面的资讯可以从哪里取得?我们的生活当中,哪些部分属于无形文化遗产?其价值又何在?必须指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资讯极为匮乏,这也就难怪民间普遍上缺乏这方面的认知。

再进一步,我们还必须面对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或好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文化上提供一个说法,但是否也应该有个可以结合“商业”的说法

提起文章开头的招牌风波,我想起这些年来经常针对老招牌课题与一些商家闲聊、讨论,其中不乏年长的前辈。我的说法是,几十年或上百年前的老招牌都是手写字,有者更是书法墨宝或雕刻精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正因如此,当游客到来,这是很好的旅游风景;对本地人来说,这道城市风景也是好看的。

在有老招牌衬托的店面营商,铺子本身已经有吸睛能力,善于掌握这个优势,你的店被注意的机会就高出几成。

协益茶室的“鸦片咖啡”。

| 海南老咖啡店与鸦片咖啡


这几年在做老街户外教学的过程里,有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其中一个或许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参考。

古晋有一条开裕巷,巷子内的两排店铺是潮属商人张开裕建于1920年代。张开裕也是当年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在古晋老街留下几处墨宝,是一位有故事的人物。小巷内,有一家别具风味的老咖啡店,店面很小也很旧,店里保留着很多老东西,而墙上竟还悬挂着孙中山遗像。这里的海南咖啡泡得很好,因此几年前我和导览的伙伴就选定此处作为老街活动的歇脚站。

这家叫“协益”的小咖啡店已经有六十几年历史,由海南陈家创办,目前由第二代陈美金和其夫婿一起掌理。陈美金是一位很健谈又好客的女士,接触之初,她一直觉得店面很旧,不太好意思让我们办活动。经两三次讨论后,她还是答应帮忙,我们因此也就合作至今。

有趣的是,我们在与美金接触的过程中,挖掘出一段咖啡故事——话说早期很多抽鸦片者,习惯在吞吐云烟之后,配着牛油喝上一杯咖啡,藉牛油来滋润干涩的喉头。我们请美金重泡这杯咖啡,在导览活动时让参加者体会一番。某次的活动中,为了吊大家的胃口,我故作神秘,说要请大家喝“鸦片咖啡”,那以后这个戏谑而来的“鸦片咖啡”一名竟然越传越广,还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令人意外

几年下来,协益茶室出现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其中很多人甚至点名要喝“鸦片咖啡”,也有人专程到那边拍写真。陈美金也跟上社交媒体的潮流,成为脸书常客,经常为店里的客人拍照留念,然后上载到社交媒体上。可以这么说,这家藏身在小巷中的老咖啡店,似乎成为旅游古晋必到的景点,也是古晋人怀旧的据点。

协益的案例中,也有意也无意,让我们看到文化与商业的接轨,值得关注和思考。

老街区深受旅行者喜爱。

| 总结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岁月中打磨出来的宝物,是无法制造的。在人类越来越强调增长见闻的时代,走老街看文化的旅游方式是一种趋势。对老街的经济发展来说,这也是重新激活老街消费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必须慎重看待的是,老街的旅游价值,还是来源于文化遗产,任何贪图方便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将导致老街失去珍贵卖点。

因此,当老街无可避免与旅游产业挂钩,我们应当有一套全面的方法,巧妙的将商业与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这之间的粘合,必须确保商业发展的同时文化遗产也得到更好的保留。

要做到这点,除了专业层面的研究,也必须将之透过各种管道推广到民间,建立更高的公民意识。


(本文发表于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2016年12月出版之《文海》第6期。)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古晋老街美食档案070 | 一园(Cheak Hng)

地点:开裕巷21号(No 21, Kai Joo Lane) 开业:1940年代 业者:潮州人 推荐:黄梨糕 一园的黄梨糕很有名,这是古晋人熟悉的传统黄梨糕。 捏成球状的黄梨糕。 黄梨糕外洒上白色的葡萄糖粉,吃起来又是另一种风味。 一园是超过70年的老字号,从露天巴刹煮炒档口起家,后 人兵分两路,在浮罗岸开设潮州菜馆,在开裕巷老店则以制 作糕饼为主,目前掌理的已经是第三代人。 一园是由潮州人黄家经营的,开裕巷里这面老招牌特别有味 道。 一园的糕点现做现烘,是开裕巷的一道美食风景线。 开裕巷一园的第三代打理人,街坊们昵称其为Ah Noi。

古晋笔记 | 石角的古老神话

石角距离古晋约20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其地名来源于“Batu Kawa”(旧名Batu Kawah)。在马来话里,“Kawah”是“锅”的意思,而“Batu”指的则是位于石角河边广龙宫天师爷庙之下,散布在河边的一组石头。据说这组石头 之下,有一形同锅状的大凹,“Batu Kawah”之名与此有关。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这个隐藏在流水之下的“大锅”处,早年经常发生溺毙事件。这一组奇特的石头,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古老的马来神 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马来家族缔结姻缘,行婚礼当日,广邀亲朋戚友出席见证。正当大伙蹲在地上给台上的新人献上祝福之际,一只 猫闯入了会场,扑到一个来宾的身上。那位来宾一把抓住猫尾巴,并引火燃之,可怜的猫耐不住尾巴燃火的疼痛,不断在地上扭动。所有的宾客笑成一团,没有人听 到现场一位老人的劝告,说灾难将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开所有的窗户和大门,伴随震耳欲聋的惊雷,一阵闪电突然掠过,所有人顷刻在各自的位子上变成石 头。这也就是今天所见,河边的这组石头,新人成了居中的2块巨石,周围散布着宾客变成的小石。马来人对猫特别友善,据说也跟这个神话有关联。至于“石锅” 在华人口中如何又成了“石角”呢?【蔡羽】

古晋笔记 | 脉搏 • 从1884年那场大火说起 > 凤山寺(Hong San Temple Kuching)

根据民间说法,今日香火鼎盛的凤山寺在 1897 年以前只是一座很小的庙,今天的格局是那年之后才出现的。之所以会有 1897 年的大整修,又跟 1884 年古晋(砂拉越)的大火灾有关。 1884 年 1 月 20 日,星期六凌晨,亚答街和中国街转角处的店屋起火燃烧,在还是木料和亚答叶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年代,亚答街、海唇街、中国街、横街(下横街)迅速陷入火海。尽管欧洲传教士、马来人及华籍店主迅速配合消防队展开救火行动,但看来无阻火势延烧。后来,一场倾盆大雨突然来临,才将狂烧了五个小时的野火一举浇熄,保住了大石路(今敦哈志奥本路)和海唇街部分店屋,但亚答街、中国街及横街的店屋则悉数化为灰烬。根据事后统计,这场大火中共有 190 间店屋全毁, 6 间部分烧毁。大火之后,有人绘声绘影,说在靠近凤山寺的一间亚答屋的屋顶上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小孩,挥动着一面黑旗,阻止火势不再向前,保全了剩余的店屋。人们相信,这个小孩就是郭圣王(圣王公)。 火灾之后,老街重建,改以石砖为建材。凤山寺旁原本只有几间亚答屋的山坡地段,也发展起来,就是隔一年出现的友海街。人们也为了答谢神恩,重建凤山寺。这是民间最广为流传的有关圣王公显灵的传说,另一个要算是花香园的水龙头了。 【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