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太太坐在老旧的书桌前,专注的翻阅当天的报纸。她以左手轻轻压住风企图撩起的报纸一角,右手支住带点假日慵懒的下巴,那幅金丝眼镜轻轻搁在鼻尖上。书桌就在店门口,门的旁边是一扇木窗口,老太太只需略抬起头,窗外的海天一色尽收眼底。
这样的一面窗,确实是最好的一幅画。我经常会想,住在打开门窗就可以望见无边大海的地方,会是何等心情?会是每天心情敞开吗?抑或看久了,麻木了,海也不再有辽阔感?我没有向老太太求证,觉得还是继续保有这份怀想比较有意思,毕竟我不是眼前的老太太,她也不是我。
倒是问了老太太关于门上匾额的问题。那年代久远的老招牌上写着苍劲的“峰陵”两字,是这家老店的老字号。引起我兴趣的是两字中间,纵着写上“德栈”两个小字。我才疏学浅,不太明白其中用意。老太太只说这家店是镇上年代最悠久的其中一家,老板是闽南吴姓,其余的她也说不上来。
这面海而建的三马丹小镇,只有那么几排华人店屋,镇的左边是原住民的村落,右边则是马来人的村落。百多年来,小镇大多时候是宁静的,却也有热闹和动荡的时刻。1950年代,这里曾经因为开采铝土矿而繁荣一时,60年代的马印对抗又让小镇风声鹤唳,随后几年这里又曾经出现猖獗的走私活动,不过在当局加以严打后,小镇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沿着小镇的长堤走向大海,人群络绎往返,大抵都是假日来偷闲的人。长堤的尾端尽是看风景的人,以及顶着艳阳跟鱼搏耐心的垂钓客。长堤中途的两个小码头又是另一番光景,堆着一些准备运到邻近村落的日用品和米粮。
这幅海景确实很美,天空是蓝的,海也是碧蓝。几艘系着绳缆的小船在水面晃荡,荡出某种节奏,与海风、浪涛一阵接一阵相呼应。
海边立着一座小妈祖庙,多年前我是到过的。傍海的小镇经常都可以找到妈祖庙,靠海为生的先民到庙里上柱香,安定出海的心,也表达顺利归航的感恩。我们行走于陆地上的江湖,是难以解读讨海人家动荡的生活心事,不过既然到了妈祖庙,我也双手合十,恳请妈祖保护海上的人。
妈祖庙外不远处一阵热闹,原来是一座海产市集,几位马来妇女在卖着甫上岸的海鲜。我们想买点花蟹,档口仅余的最后几只被一位手快的仁兄扫去。马来妇女要我们稍等,随后要一位男子去取货。我们眼望男子走向海边召唤,岸边不远处一只小船上的渔夫,手上拎着一包什么,纵身跳入海水中,而后一步步走向岸边。
“我们吃花蟹不需要多少分钟,人家可是花了老大力气。”朋友在一旁感叹。
离开小镇时,走过老店当儿,我再瞥了“峰陵”一眼。后来我查了资料,原来这是闽商吴昭岬老前辈创立的宝号,初期只是一间小亚答屋,贩售土产杂货。1903年,吴老从福建同安家乡聘请工匠前来盖了三间店屋,也就是今天仍屹立在海边的“峰陵”店面,三马丹门牌一至三号。
至于“德栈”二字,是否指早年此店曾经接待南来的新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