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1839年詹姆士布洛克抵达古晋时,只见一座非常简陋的小清真寺坐落在砂拉越河边的山丘下,而马来村屋也仅数百间,人口稀少。当时,马来贵族仍然居住
在10公里外的旧首都裕恒山(Lidah
Tanah),而平民百姓则聚居在山都望的砂拉越河河口处。直至1841年,詹姆士布洛克建立政权,马来社群才逐渐移居古晋,主要考量是依赖詹姆士的军
力,躲避沙里拨(Saribas)和实加朗(Skrang)达雅人的攻击。自此,古晋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到了1847年,人口估计已经达到8000人之
多,河边的那座小清真寺已然不敷应用。有鉴于此,已故马来最高领袖拿督巴丁宜阿里的长子——拿督班达莫哈默拉纳登高一呼,发动马来社群出钱出力,将原本的
小清真寺拆除,并在山丘之上打造一座大清真寺,成为砂拉越马来人的象征。这座清真寺自1852年启用,先后在1880和1929年进行过大装修。1967
年,这座清真寺拆除重建,据知当时的重建委员会中包括几位华人商家。隔年10月19日,新的大清真寺巍然矗立,由当时的最高元首亲临主持落成礼。【蔡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