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牛车水,找不到新加坡的早年风情,倒是在距离不远的“小印度”,看到时间和生活的厚度。 搞政治的人,喜欢分而治之,英国人也不例外。尤其在殖民地,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已经是必用手腕。 19 世纪,在莱佛士的规划下,新加坡的印度人集中居住在一起,后来这个地方就被称为吉林街( Kling Street )。到了 1920 年代,由于“ Kling ”字眼带有歧视成份,在当地印裔社群的抗议下,改名为珠烈街( Chulia Street )。随着人口日增,珠烈街区越来越拥挤,很多印裔于是搬迁至实龙岗河( Serangoon River )一带居住。 有意思的是,实龙岗河这个区域,原本是养牛区,牲畜贸易相当活跃。 20 世纪初,印度人逐渐移入后,带动了其他经济活动的发展,这个区域的印度文化色彩也随之变得浓厚,终于成了今天的“小印度”。 然而,“小印度”一名也是上世纪 90 年代才广泛使用,那之前当地人习惯把这个区域称为“竹脚”。“竹脚”一名,据说是福建人叫出来的,福建话的意思是“竹子下面”。盖因早年当地是一大片竹林,故名。到了今天,“小印度”的市场还被惯称为“竹脚市场”。 “小印度”街区的店屋看来老旧,却保存完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典型的南洋骑楼。走在骑楼间,感受活博物馆如何尘封老时光,空气里的辛辣香料则魅惑着嗅觉。外来人大概不必多伤脑筋,也可以透过鼻子确定来到“小印度”。 除了香料店,印度餐厅、印度传统服装店、印度杂货店,还有卖祭拜用品的店家,都透出“小印度”的鲜明特色。我喜欢这种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街区。当然,参杂在浓得化不开的印度风味之间的,不乏华人的商店和社团,偶尔发现还真惊喜。[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