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5的博文

古晋笔记 | 窗花上的申与盾

1848年6月29日,一批来自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在麦陀俄夫妇的带领下,抵达古晋展开传教工作,他们首先被安顿在砂拉越河边(今旧法庭段落)的一栋小木 屋中。隔年,拉者詹姆士布洛克拨出一大片共40依甲的山丘地段给圣公会,麦陀俄夫妇等人在一名德国木匠的协助下,随即在此兴建诊所、学校、主教屋和哥德式 的圣多玛教堂,初期为英籍官员和市区民众服务,随后逐步将传教工作扩展到市区和其他省份。这片山丘,麦陀俄将之称为“教会岭”或“大学岭”,即今天的麦陀 俄路(McDougall Road)。1956年,圣多玛教堂拆除重建,一座巍峨的新教堂矗立在岭上。由于圣公会的会员主要以华人和原住民为主,所以新教堂的设计概念除了包含圣经 典故,也揉合华人与原住民的色彩。比如教堂大门两旁的窗花,就可以看到中文“申”字和原住民的盾牌图案。【蔡羽】

• 古晋咔嚓 • 唯有打开过去的窗,才能看见更远的未来。

图 > 开裕巷 Kai Joo Lane

吃迷不已 | 青木瓜沙拉

我嗜酸辣,所以偏爱泰餐。泰餐之中,青木瓜沙拉(som tam)是最好的开胃菜,也是我闻之垂涎三尺的泰餐经典。青木瓜沙拉属于泰国东北菜,东北菜喜用青柠汁,也惯用鱼露。因此,以上两种食材都是青木瓜沙拉的 重要材料。除了上述材料,爽脆的青木瓜丝,再加入蕃茄、辣椒、长豆、花生等,构成一道包含酸、辣、咸、甜、苦五味兼具的典型泰国美食。我喜欢位于古晋达闽 路Engleham 31泰式餐厅的青木瓜沙拉,厨师还特别加入半颗咸蛋,让这道本来就口感十足的风味菜再加分!【蔡羽】

古晋笔记 | 闽剧开演!

传统庙宇的格局中,庙前通常设有戏台,每到特定日子上演酬神戏。其中,福建人惯称为“圣王公”的凤山寺戏台,过去据说被称为“雨花台”,经常上演闽南剧。 早年,往往戏未开锣就先轰动,不但远近街坊扶老携幼自备矮凳纸皮早早到场霸位,小贩的摊档沿街摆开,就连友族同胞都喜欢聚在戏台下看闽剧。结果,庙和戏台 之间的街道被冠以“Wayang Street”,中文译名“花香街”。且说这凤山寺戏台,由于历史悠久,太过残旧,负责管理的古晋福建公会于1977年将老戏台拆除,并原址重建。竣工后 的新戏台,遂命名为“大观台”。【蔡羽】

• 古晋咔嚓 • 最难挣脱的束缚,不在身上,在心上。

图 > 河滨公园 Waterfront

吃迷不已 | 鱿鱼粥

几年前第一次品尝福州第一路的生园鱿鱼粥,就爱上了。我一直纳闷鱿鱼粥是否有其典故,某次跟老板娘聊起,原来脱胎于她家的私房食谱。她是兴化人,小时母亲 总会在熬粥时加入鱿鱼,我想这对捕鱼为生的兴化家庭而言没什么出奇,海鲜本来就是寻常私房菜。然而,后来老板娘在鱿鱼粥的基本功夫上,再加入卤过的三层肉 和皮蛋,顺便淋上一些卤汁,洒上香菜等,那才是神来的手笔。这样一碗粥,香味可想而知吧!【蔡羽】

古晋笔记 > 砂拉越律师第一人

砂拉越的司法制度,源于英国,在白人拉者时期建立,最早的法庭就在敦哈志奥本路(前“大石路”)。也因此,法庭两旁的街区如海唇街、印度街、亚答街等每隔 几步之遥,就可以找到律师楼,附近的食肆经常看见律师们的身影。1950年代以前,在砂拉越执业的律师都是欧籍人士,直到1954年才出现了第一位本土律 师,他正是当年叱咤政坛的砂拉越人民联合党创党秘书长杨国斯。杨国斯出生于实文然,祖籍广东大埔县百侯村,父亲是一位裁缝师,家境并不宽裕。小学时,曾经 在大埔同乡会开办的“大同学校”和实文然中公接受华文教育,随后进入圣多玛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在圣多玛执教一年,随后又辗转从事多个行业,也曾与妻舅 田绍熙和友人合资经商,间中还曾经出任律师馆书记。在律师馆任职期间,加深了他对法律的认识和兴趣,加上得到上司的鼓励,遂于1950年前往英国诺丁汉大 学攻读法律。1953年,他考取英国林肯法学院律师专业文凭,并且在1954年成为砂拉越第一位合格律师。1956年,他自行创业,在古晋印度街开设“杨 国斯律师馆”。继杨国斯之后,更多本土律师出现,有意思的是,砂拉越的首席部长中,接连几位都曾经是执业律师——拉曼耶谷、泰益玛目和现任的阿德南沙登。 【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