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街原本只是隐蔽的小后巷,有一排窄小的老店、一座老庙和庙的老戏台。老店前是大片空地,早期还以牛为代步工具的年代,这里是“泊”牛的地方,遍地牛屎,所以民间有过“牛屎街”的戏称。也因为隐蔽性高,这里一度是古晋有名的红灯区,吸引当年的公子哥儿流连青楼之间,一说“花香”之名由此而来。百年老凤山寺在这里,庙对面的大观台是著名的戏台,早年台上一鸣锣演戏,台下观众多,其中不乏友族同胞,街名“Wayang”听说又是因此以马来话命出来的。1952年丽士戏院在这里出现,花香街更是戏迷出入之地。这里还有大导演蔡明亮的父亲,早期在凤山寺前摆档,圣王宫亚毕面档闻名古晋,如今由蔡导的兄弟在四哩半老行家继承衣钵。今天我们看见的海唇街格局,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政府进行当地的交通改道,征用了花香街和海唇街交接处的三间店屋并拆除,花香街从单线道变成三线道,而且成了重要的必经道路,景象一片繁华。从小巷变大街,花枝招展的青楼,灯火绚烂的戏台,很受欢迎的戏院,大导演家族的面档……这些过去的或依然存在的事物情怀都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却把花香街在历史上定格为一条永远充满“wayang”记忆的老街,很有戏。【蔡羽】
石角距离古晋约20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小镇,其地名来源于“Batu Kawa”(旧名Batu Kawah)。在马来话里,“Kawah”是“锅”的意思,而“Batu”指的则是位于石角河边广龙宫天师爷庙之下,散布在河边的一组石头。据说这组石头 之下,有一形同锅状的大凹,“Batu Kawah”之名与此有关。根据老一辈的回忆,这个隐藏在流水之下的“大锅”处,早年经常发生溺毙事件。这一组奇特的石头,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古老的马来神 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户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马来家族缔结姻缘,行婚礼当日,广邀亲朋戚友出席见证。正当大伙蹲在地上给台上的新人献上祝福之际,一只 猫闯入了会场,扑到一个来宾的身上。那位来宾一把抓住猫尾巴,并引火燃之,可怜的猫耐不住尾巴燃火的疼痛,不断在地上扭动。所有的宾客笑成一团,没有人听 到现场一位老人的劝告,说灾难将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开所有的窗户和大门,伴随震耳欲聋的惊雷,一阵闪电突然掠过,所有人顷刻在各自的位子上变成石 头。这也就是今天所见,河边的这组石头,新人成了居中的2块巨石,周围散布着宾客变成的小石。马来人对猫特别友善,据说也跟这个神话有关联。至于“石锅” 在华人口中如何又成了“石角”呢?【蔡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