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7的博文

古晋笔记 | 古堡上远眺的毛姆

  古晋河滨公园的四方堡建成于 1879 年,一度作为监狱。 1921 年,当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到访砂拉越时,就曾经登上古堡远眺古晋风光。 根据资料,毛姆该次行程主要走访婆罗洲和马来半岛各地,在砂拉越期间除了逗留于古晋,也到第二省成邦江,并险些葬身在当地特有的“梦娜”涨潮现象中。完成是次的游历后,毛姆于 1926 年出版《木麻黄树》( The Casuarina Tree )一书,收入的六篇短篇小说都是以婆罗洲和马来亚见闻作为背景。针对毛姆为何远渡重洋到婆罗洲和马来半岛,有说是受雇于英国的情报单位,主要目的是来收集情报。毛姆是否真的收集了哪些重要的情报不得而知,然而《木麻黄树》却被誉为毛姆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之一。【蔡羽】

当观光的脚步来到人文遗产区

会馆的老会所外租作为民宿,业者挂上大招牌将老会馆外墙的书法浮雕大招牌遮蔽,这将导致老街少了一个见证历史、可以说文化故事的景观,诚属可惜。 我拍下照片,传达给有关会馆的理事,相信会馆方面与业者确实沟通过,并庆幸业者明理,冒着华人做生意拆招牌的忌讳,毅然在几天后拆下有关招牌,而后在会馆老招牌下方另置一面小招牌,事件总算欣喜落幕。 我深信,类似事件将继续在许多老街区上演,因此想藉由本文,针对保存文化遗产与发展无烟工业之间的相辅与矛盾之处略作分析,发表浅见。 老招牌是老街重要的风景线。 | 人文旅游兴起的契机与挑战 近十几年来,旅游观光应当是其中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而人文旅游蔚然成风,许多老城区或历史遗产区深受旅行者的欢迎,每到一国一地,都不忘到该处的老区走动,感受当地最“道地”的生活方式。有些国家在这股风潮吹袭下,确实靠着本身的文化遗产老区,在经济上咸鱼翻身。 社区是有“生命”的,会随着时代的更迭、条件的改变,呈献高低起伏的历程。 一般上,老街区经历漫长年月后,都将面对空间挤迫难以拓展的窘境;又或者周边条件更好的新区发展起来并将老街的人潮分走,导致老街区逐渐没落。 然而老街区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何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保住商圈的竞争力,目前看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结合旅游产业。游人有这方面的需求,商人也相应的找到接缝的机会,老街人文旅游就此应运而生。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令人喜忧参半的趋势。 喜的是,文化遗产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访客增加了意味着将有更多人可以回到历史现场,了解不同的文化;忧的是人潮涌来恐怕会导致老区不胜负荷,而过度消费的情况也将对文化遗产构成破坏。 当下情况是,旅游业振兴了垂老的街区,也促成街区的迅速转型,以迎合旅游产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都遭到破坏,从老街消失。这点,是许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者最忧心之处。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有赖民众教育。 | 民间教育的重要性 要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应当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 老城区虽然具有文化遗产价值,但本质上它依然还是一个商圈 ,店铺里进行着买卖交易,人们在这里赚钱营生。对老街坊而言,认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者大有人在,然而大家更注重的应当还是自家的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