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3的博文

不识字那些年

在古晋的百年老街里,窄小的下横街很不起眼,这街里却有件事触动了我。原来这里有过一位文具店老板,早年经常为不识字的街坊写信回唐山。大抵是上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事,这阵子都在想这位代笔写信的老人家,当年听着街坊们的喜乐忧伤,更多的应该是乡愁,下笔时那笔有多重? 那个年代的生活逐渐好了,但还是带着苦味的日子。老一辈人的青春岁月都拿来应付三餐不继的挑战,上学读书只是奢想。 4 、 50 年代出生的人好一点了,大多有机会上学,但是帮补家里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要,即便读了,有个小学学历就是读了不少书。若是读了初中,那算是有学问。高中毕业,那年头的印象是“大学”的水平。教育还不算普及,文盲还很多,也就难怪有代笔写信这一行。 有意思的是,这许多不识字的先辈,却重视教育,知道教育是百年大业,强国之本。大家可以把辛苦攒下来的钱,捐了出来办学校,避免后代重蹈覆辙。这种远见,今天我们想想就明白,可是对文盲来说,他们看得到,那才是真智慧。 别小看这捐钱办校的动作,在贫苦的年代可不是小事。那时吃喝都要节俭,饭桌上以菜类或米饭为主,大鱼大肉那是难得的大节日才有的。衣服呢,破了就补,补到真不行了,才去做一套新的。小孩子长大了,旧衣“传”给更小的孩子穿。家里永远收着瓶瓶罐罐,以便重复使用。要买点什么嘛,那时大家不流行也不习惯借贷,都把钱存够了再买。存不够,算了。 思及那样的年代,看看我们这个年代,真让人脸红。我们之中,很难找一个零负债的人。即便手有余裕,要说捐款办学或做慈善,不然就视而不见,不然也一边拔毛一边牢骚,说什么这是辛苦钱,那是血汗钱。我们这时代的国家,几乎也都是负债累累。法国和美国一加税救国,还有富人避税逃离。可见,一国之民如何,国也将如何。 我们的先辈,不必读书,却有做人的最根本价值观。这么说来,现代教育也大有问题。 27-01-2013 31-01-2013《咖啡不加糖》专栏,刊登于联合日报的《自由言论》

古晋笔记 | 角落 • 孩子们在这里跳狗头 > 开裕巷(Kai Joo Lane)

开裕巷的 32 栋双层店屋,由潮属商人张开裕( 1870 — 1924 )负责建设。他少年时期就跟着父亲经营五金生意,后来接手父亲的业务,当年和拉者关系非常好,据说拉者经常到他位于海唇街的店里找他聊天。随着生意的发展,张开裕把业务多元化,也涉足建筑, 20 世纪初承建了旧法庭大厦邻近的县公署建筑群。“开裕巷”的名字是由拉者亲自拍板,但有趣的是,早期住在那一带的人老记不住这个名字,反而一说“沙厘巷”,人尽皆知。根据资料,店屋建起时是以红砖砌墙,屋瓦则采用锌片(当年俗称沙厘瓦),“沙厘巷”之名就从民间俗称而来。 2000 年以前,这里还被惯称为“棺材巷”,主要因为那里有两、三家棺材店,不过这个名字随着棺材店的消失而渐被淡忘。 目前人们提到这巷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巷子里的饼香和烧包香。一位小时住在当地的老古晋告诉我,她在 5 、 60 年代时,和童年玩伴最喜欢在这小巷子里玩游戏,其中一个最受欢迎的就是“跳狗头”。我一愣,追问下去,才搞清楚就是后来我们都玩过的“跳飞机”。也难怪,那年头大家对飞机可是陌生得很,那画在地上的格子不也像一只趴着午睡的狗嘛!【 蔡羽】

• 古晋咔嚓 • 何须感伤落叶,应该喜迎新芽。

图 > 独立广场 Padang Merdeka

古晋笔记 | 脉搏 • 从1884年那场大火说起 > 凤山寺(Hong San Temple Kuching)

根据民间说法,今日香火鼎盛的凤山寺在 1897 年以前只是一座很小的庙,今天的格局是那年之后才出现的。之所以会有 1897 年的大整修,又跟 1884 年古晋(砂拉越)的大火灾有关。 1884 年 1 月 20 日,星期六凌晨,亚答街和中国街转角处的店屋起火燃烧,在还是木料和亚答叶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年代,亚答街、海唇街、中国街、横街(下横街)迅速陷入火海。尽管欧洲传教士、马来人及华籍店主迅速配合消防队展开救火行动,但看来无阻火势延烧。后来,一场倾盆大雨突然来临,才将狂烧了五个小时的野火一举浇熄,保住了大石路(今敦哈志奥本路)和海唇街部分店屋,但亚答街、中国街及横街的店屋则悉数化为灰烬。根据事后统计,这场大火中共有 190 间店屋全毁, 6 间部分烧毁。大火之后,有人绘声绘影,说在靠近凤山寺的一间亚答屋的屋顶上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小孩,挥动着一面黑旗,阻止火势不再向前,保全了剩余的店屋。人们相信,这个小孩就是郭圣王(圣王公)。 火灾之后,老街重建,改以石砖为建材。凤山寺旁原本只有几间亚答屋的山坡地段,也发展起来,就是隔一年出现的友海街。人们也为了答谢神恩,重建凤山寺。这是民间最广为流传的有关圣王公显灵的传说,另一个要算是花香园的水龙头了。 【蔡羽】